宁夏农科院在《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宁夏农科院科研团队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在国际期刊《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上发表了题为“Distinct Microbial Strategies to C and N Limitation Along an Aridity Gradient in Rhizosphere and Bulk Soils of Caragana microphylla Plantation”(《干旱梯度下柠条人工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氮限制的差异化策略》)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基于宁夏及黄土高原典型干旱梯度样地,首次结合宏基因组测序与胞外酶计量学(EES)方法,系统揭示了干旱梯度下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人工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在碳与氮养分限制方面的差异化响应机制。研究发现,随着干旱加剧,微生物群落普遍面临碳和氮养分限制,其中根际土壤表现出随干旱增强而碳限制加剧、氮限制减弱的趋势,而非根际土壤则呈现出明显的阈值型响应特征(AI=0.24–0.285),反映了干旱生态系统中微生物养分需求的非线性变化规律。此外,氮循环相关酶活性是驱动微生物养分限制的主要因子,而碳循环酶和功能基因在根际土壤中作用更强;相反,在非根际土壤中,碳、氮循环功能基因的调控作用更为显著。
该成果揭示了干旱胁迫下微生物功能基因与胞外酶活性的协同调节机制,为干旱区土壤碳氮磷循环与退化土地生态恢复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 />
宁公网安备:64010046001-17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