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天气是影响枸杞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今年3月份以来气温回升快,较常年同期偏高2~4℃,加快了枸杞树液流动和萌芽,刚开始从休眠期苏醒的枸杞树处于早期生长阶段,抵御不良天气条件的能力较弱。而进入4月份以来,又相继出现了少见的阴天、大风、小雨等连续多变天气,伴随着温度低、日照少、范围广、雨日多等,对枸杞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树势弱、抗逆性差的枸杞园。
在这种极端条件下,由于温度偏低、光照不足,枸杞的光合作用减弱,物质积累减少;田间积水严重、土壤通透性差、根系生长受阻,使枸杞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枸杞出现长势差、瘦弱、叶芽发育延迟、生育期推迟、叶片含水率增大等多种生理和形态异常现象,甚至导致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为减少后续生产损失,建议从“避”、“抗”、“防”、“补”等七方面加强应对。
针对雨水过多,田间容易积水,土壤湿度过大,枸杞根系生长受阻。建议加强枸杞园挖沟排渍减灾,减轻根系生长的环境压力,使根系正常呼吸、正常运转。针对雨水多、田间积水、土壤湿度大,建议采取多种措施全面调节枸杞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以确保后续不减产且稳定品质。针对气温回升,虫害加剧,害枸杞的生长,建议根据田间虫情监测情况,适时开展相应的防控工作。针对长时间阴雨、缺乏光照,残叶、花瓣不易凋落而发霉病变,影响幼果正常发育而导致落果,引起减产,建议应及时清理凋零的花瓣和病残败叶,以确保枸杞的正常生长。针对阴天、大风、小雨等对花、果的发育产生的不良影响,影响后续的产量,建议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响应的措施补充营养促花保果。根据栽植品种、栽植生境、地势地貌、栽植年限的实际情况,建议在枸杞园的风口处设立防风屏障,使树体免受或少受冷害及晚霜等极端气候的侵袭,减少冷害的发生。有条件的示范田可以在必要时进行人工补光,减少阴雨、光照少带来的不良影响,逐步恢复树势,促进树体正常生长。